查看原文
其他

【隐患排查丨事故多发点段】常用术语解释

洋柒郞霸羮 两拐丨交通安全知识传播者
2024-11-09

两拐——不忘从警初心,永葆见习心态!

法律解释丨技术标准丨典型判例丨深度调查

执勤执法丨事故处理丨案卷文书丨普法便民

篇末右下【在看】、右上【分享】需要你的鼓励

事故多发点段及隐患排查

常用术语解释

1、公路技术等级

根据交通量及其使用任务、性质,对公路进行的技术分级。我国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将公路划分为高速公路和一、二、三、四级公路。

公路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及四级公路等五个技术等级。

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方向、分车道行驶,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高速公路的年平均日设计交通量宜在15000辆小客车以上。

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方向、分车道行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一级公路的年平均日设计交通量宜在15000辆小客车以上。

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二级公路的年平均日设计交通量宜为5000~15000辆小客车。

三级公路为供汽车、非汽车交通混合行驶的双车道公路。三级公路的年平均日设计交通量宜为2000~6000辆小客车。

四级公路为供汽车、非汽车交通混合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双车道四级公路年平均日设计交通量宜在2000辆小客车以下;单车道四级公路年平均日设计交通量宜在400辆小客车以下。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2、纵面线形

公路中线在纵断面上的投影形状。

纵面线形属于道路线形中的一种,道路线形是指道路中线的空间几何形状和尺寸。这一空间线形投影到平、纵、横三个方向而分别绘制成反映其形状、位置和尺寸的图形,就是公路的平面图、纵断面图和横断面图,如下图所示。

公路的平面、纵断面及横断面

3、纵坡

路线纵断面上同一坡段两点间的高差与其水平距离的比值。(坡度是指坡面的垂直高度和水平距离的比值),一般表示为i%。如下图所示,若该纵坡的高差为3米,水平距离为100米,则该纵坡的坡度为3%。

纵坡坡度的测量方法

(1)测量工具:坡度尺(精度不低于±1°)。

(2)测量方法:将坡度尺的测量面沿公路纵向与中心线接处。旋转刻度旋轮,直到水准管气泡居中,读取指针尖端对准刻度盘上的数字。同一地点应连续测量3次取平均值。

最大纵坡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设计速度(km/h)

120

100

80

60

40

30

20

最大纵坡(%)

3

4

5

6

7

8

9

1设计速度为120km/h、100km/h、80km/h的高速公路受地形条件或其他特殊情况限制时,经技术经济论证,最大纵坡值可增加1%。

2公路改扩建中,设计速度为40km/h、30km/h、20km/h的利用原有公路的路段,经技术经济论证,最大纵坡值可增加1%。

3 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越岭路线连续上坡(或下坡)路段,相对高差为200`500m时,平均纵坡不大于5.5%;相对高差大于500m时,平约纵坡不应大于5%。任意连续3km路段的平均纵境不应大于5.5%。

4高速公路、一级公略应淹证采用合理的平均纵坡。对存在连续长、陡纵坡的路段应进行安全性评价。

4、平均纵坡

含若干坡段的路段两端点的高差与该路段长度的比值。

平均纵坡示意图

平均纵坡是指连续长下(上)坡坡顶A点与坡底B点的垂直高差H,与A点到B点的道路里程长度L的比值。其中,垂直高差H可用GPS设备进行测量(有条件的可采用带气压计的专业测量设备);里程长度L可采用公路里程桩号的差值。


5、竖曲线

在公路纵坡的变坡处设置的竖向曲线。

竖曲线示意图

竖曲线是平滑连接相邻两段不同坡度的坡面的曲线,

凹形竖曲线:设于公路纵坡呈凹形转折处的曲线。用以缓冲行车中因运动量变化而产生的冲击和保证夜间汽车前灯视线和汽车在立交桥下行驶时的视线。

凸形竖曲线:设于公路纵坡呈凸形转折处的曲线。用以保证汽车按设计速度行驶时有足够的行车视距。

如上图中弧线段所示,其中,左侧为凸形竖曲线(AB段),右侧为凹形竖曲线(CD段)。


6、平面线形

公路中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形状。

圆曲线:公路平面走向改变方向或竖向改变坡度时所设置的连接两相邻直线段的圆弧形曲线。

平曲线半径简易测量方法

1、测量工具:皮尺(长度为20m或30m)。

2、测量方法:如图所示,首先找出道路弯道的中线以及弯道的中点,将皮尺两端置于弯道中线上,测出距离L;再将弯道中点与皮尺中点进行连线且与皮尺保持垂直,量出两点间的距离D。弯道半径R可按下式计算。同一地点应连续测量3次。

图6 弯道半径简易测量示意图


7、视距三角形(平面交叉口视距三角形确定方法)

交叉路口处,由一条道路进入路口行驶方向的最外侧的车道中线与相交道路最内侧的车道中线的交点为顶点,两条车道中线各按其规定车速停车视距的长度为两边,所组成的三角形。在视距三角形内不允许有阻碍驾驶员视线的物体和道路设施存在。

一般视距三角形确定方法

(1)根据相交公路设计速度按表1确定停车视距。

表 停车视距和安全交叉停车视距值

设计速度(km/h)

100

80

60

40

30

20

停车视距(m)

160

110

75

40

30

20

安全交叉停车视距(m)

250

175

115

70

55

35

(2)找出行车最危险冲突点。

①对十字形交叉口,最危险冲突点为最靠右侧第一条直行机动车道的中线与相交道路最靠中心线的第一条直行车道的中线的交叉点,如下图所示。

十字形交叉口通视三角区示例


②对T形(或Y形)交叉口,最危险冲突点为直行道路最靠右侧第一条直行车道的中线与相交道路最靠中心线的一条左转车道的中线的交叉点,如下图所示。

T形(Y形)交叉口通视三角区示例

③从最危险冲突点向后沿中线各量取停车视距。

④连接停车视距末端构成通视三角区。

主路和次路交叉时视距三角形的确定方法

条件受限制不能保证由停车视距所构成的通视三角区时,则应保证主要公路的安全交叉停车视距和次要公路至主要公路边车道中心线5~7m所组成的通视三角区,如下图所示。

安全交叉停车视距通视三角形




拓展

行车视距的测量方法

1、测量工具:轮式测距仪(精度不低于0.1m)。

2、测量方法:如下图所示,首先在车道中心线上规定的视线高度(1.2m或2.0m)确定视点P1,人眼视线范围内,确定远处路面最左侧边缘目标点P2和路面最右侧边缘目标点P3(P2、P3距路面高度为0.1m);使用轮式测距仪沿该车道中心线分别测量P1距离P2和P3的长度,取二者中的较小值。以一定步长(如10m)移动视点P1,重复上述测量过程。同一地点应连续测量3次,取3次测量结果中的最小值作为视距测量结果。

行车视距简易测量示意图

🔺编辑整理不易,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QQ交流群:389240004

微信群:关注-导航栏-【普法栏目】-【微信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两拐丨交通安全知识传播者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